甘肃农业大学14至15处出血 - 完整百科是在1984年创建的农牧业经济管理专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、管理类专业学院。学院以经济学、管理学为主干,设置农林经济管理(基地班)、金融学、农林经济管理、财务管理、经济学5个一本招生专业和市场营销1个二本招生专业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,甘肃省特色专业。学院设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、农业硕士(农业管理领域)专业学位授权点、应用统计(经济与社会统计方向)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。



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、就业能力、发展能力,构建了以“品德教育、通识教育、专业教育、个性化教育”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,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、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合格财经人才。经过近40年的发展,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10000人,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。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、综合素质高,专业技能强,广泛活跃在高等院校、政府部门、金融机构、企业等领域。
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人,其中,本科生1200余人,全日制研究生174人。非全日制研究生91人,留学生10人,已形成本科教育、研究生教育、成人教育以及国际化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、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格局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,其中,教授7人、副教授28人,博士生导师1人,硕士生导师39人。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1人,第二层次1人,甘肃省“四个一批”理论骨干人才1人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学院共申请立项各类科研项目251项,其中,国家社科基金5项、国家自科基金1项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4项,科技部及其他国家部委级项目71项,省厅级项目104项,校级项目41项,到位科研总经费累计达1057余万元,发表学术论文590多篇;各类科研成果奖21项;为全省三农发展建言献策,多项决策咨询、提议获省部级领导的批示。主编(副主编)教材19部、参编教材14部;获得实用新型类专利10项、国内发明专利3项。

学院人才培养硬件设施与条件较为齐全,建有6个本科教学实验实训中心:经济模拟与分析实验室、金融实验室、ERP沙盘模拟实训室、营销实训室、ARE虚拟仿真实验室;建有专业年鉴室和专业阅览室,拥有各类年鉴和相关专业学科书刊3万余册。


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,先后与美国特洛伊大学、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、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等10多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。“1+2+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”的学生可以获得甘肃农业大学与美国高校的双学位。学院不断探索合作办学模式,与省内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培养协议,建有1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,为学院人才培养奠定了实训基础。



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,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。近年来,在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全国大学生“创新、创意及创业”电子商务挑战赛、全国大学生数智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、“尖峰时刻”全国商业模拟大赛、甘肃省大学生智慧企业管理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专业竞赛中,20个团队80余人次获全国性奖励,85个团队400余人次获省级奖励。





学院通过“国家奖学金”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“盛彤笙奖学金”等多项奖学金,表彰奖励优秀学生。同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“国家助学金”“临时困难补助”等各类助学金和“科研助理”等勤工助学岗位进行学业资助。
用奋斗铸就财经事业,用创新谱写财经辉煌。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将以崭新的面貌,为培养新时代卓越财经人才而不断努力奋斗!
欢迎报考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!